深圳特区报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张港达斡尔的柳蒿芽 [复制链接]

1#

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其中说的“蒌蒿”,有人考证就是柳蒿。柳蒿为菊科植物,属蒿中的白蒿,略苦,味似柳叶,故名柳蒿。柳蒿有解*作用,与河豚同煮,可消解河豚之*。

从苏轼的诗看,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,而且范围很广。可是,要说是最会吃柳蒿的,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。柳蒿芽,达斡尔语“昆米勒”,清人西清在《黑龙江外记》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说“野菜有柳蒿者,春日家家采食”。齐齐哈尔原本就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区,其食俗受达斡尔人影响极深,春天吃柳蒿芽,在清朝已经成为风气。

我小的时候,经常和大人一起到野地里采柳蒿芽。春天一到,最先长出来的就是柳蒿,等它长到半尺上下,就得采了,长得太长,就老了,不好吃了;采得早,又没有那种清香味道。柳蒿与青蒿样子差不多,只是叶面稍微绿一些。采时,只取其尖梢的嫩芽。嫩的柳蒿芽用开水一焯,满屋子全是独特的清香。吃的时候,要蘸上东北的*豆酱。菜到嘴里,有微微的苦,但是苦中有香,清香得心里舒服极了。

老年人说,春天人火大,必得吃柳蒿芽才能解火,若是不吃,就容易生病。

达斡尔族与柳蒿的关系,仿佛他们与骏马的关系,不吃柳蒿芽的、不能骑马的,都算不上是真的达斡尔人。

采摘柳蒿芽是一种劳作,也是一个节日。

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,就是达族人的“昆米勒节”。

这天,天亮,家家户户门声咿呀,走出描眉画脸,穿上艳丽民族服装的女人,她们挎上篮子,唤上大狗,唱出给草原听,更给男人听的歌。红的绿的,姑娘媳妇,扯上手,奔向草原深处。

柳蒿芽长在洼地的高处,别的草尚在老*草下,它先钻上来了,一片一片的嫩绿。这时候,女人家先旋上几圈,长长的花边袍子,绿草地上,鲜花朵朵。

采昆米勒,颇像书上描写的江南采莲。长长的冬天,屋子里闷了一冬的人,用足力气,放开喉咙。采昆米勒的歌,多是即兴而为,多是关于爱情的调侃,经常是集中火力于某个美丽的姑娘,唱得她脸红心跳,唱得她无法还击。

手快眼尖的人,总是先采满自己的篮子,然后倒一些给让歌唱乱心的姑娘。人人篮子盈筐,男人就来了。小伙子拾柴、抬水,汉子们支锅、点火。然后,人们就席地而坐,边唱边跳边吃。高兴地跳起罕伯舞。

达家人吃柳蒿芽,花样可就多了,洗一洗蘸酱生吃,图的是原汁原味;麻油凉拌,要的是爽滑清凉。达斡尔族有一种咸菜,叫达家菜末,在秋后,将白菜、辣椒,用碾子压成末,再兑上蒜汁、姜末,腌制而成。吃的时候,加上些肉汤,拌上柳蒿芽,味道极佳。近年又有一种新吃法,那就是柳蒿芽涮火锅。柳蒿芽夹在筷子上,不要撒手,只一蘸水,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,登时是满屋的飘香。若是涮不得法,时间稍长,清香散尽了,味道也就没有了。

达斡尔人还有一种吃法最为独特,将洗干净的柳蒿芽放开水里煮,去掉苦味,煮好后,入冷水里泡一小会儿,挤干切碎,将紫花芸豆煮热,猪油、葱丝炝锅,加狍子肉略炒一下,加汤,加盐,加花椒、柳蒿芽和饭豆;文火炖一小会儿,菜就算是做成了。这样煮出来的柳蒿芽汤,颜色深绿,清香飘溢,看了这颜色就让人食欲大增,感觉到春天真的是来了。柳蒿芽汤可是达族招待客人的柳蒿芽美食。

在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,采柳蒿芽的季节里,常常是满街满院的飘香。

由于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,对食品追求个天然野生,柳蒿芽也从农家小屋,进入了大酒店,现在吃柳蒿芽在嫩江流域已经成为时尚。柳蒿芽是野生的绿色的天然的,可采食的时间很短,是难得的野味珍品。要吃上正宗的柳蒿芽,不到达族地区还是不行的。(“素食与生活”应征稿选登,本次征稿由《深圳特区报》综艺副刊部和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。稿件刊登后,由中国素食龙头企业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赠送“齐善素食”一箱。如继续选发《深圳特区报》前海文学版,按报社标准发放稿费。相关信息详见本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